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司令爸爸许世友 (第12/14页)
年以后才能看出来。玉要烧三天才能辨真假,人比这些东西更要复杂多了哟!”父亲深深吸口气,双臂猛一沉,又吐出去。他哼两句《刘三姐》:“财主嚣,半夜举起杀人刀…”他哼歌总是别有一番韵味,那是从胸腔里不拐弯地喷出的粗音,每次哼一个音,一个音便哼到底,中途不弯不拐,再哼第二个音。每个音都贯穿首尾,由许多不变的音组成变化的整体旋律。我们时常跟父亲逗趣:“爸爸唱不出圆,只能唱出多边形。” 其实,多边形若有无数个边,就成了圆。父亲是直性子,没有那无数“边”所以不成圆。 他盯住我睁大眼,微颤着头说:“林彪这个人当初多谦虚呀?拿着个小红本本…啧啧啧!”说着,他背手在厅里蹁步,不时独个儿地摇摇头,兀自感慨不已。 渐渐我得知,当中央九届二中全会在迷雾环绕的庐山之上召开时,林彪的一伙人吵吵嚷嚷坚持要设国家主席,毛泽东决心反击,便召集一批人在他住处开会。毛泽东将他扭转乾坤的大手覆在父亲cao枪舞刀的手上,深动感情地说:“你摸摸,我手是凉的,脚也是凉的。我只能当导演,不能当演员。你回去做做工作,不要选我做国家主席。” 我的忠心耿耿的父亲,回来便四处做工作,大会小会上舞动大刀一样挥着那只沉重的手臂:“要毛主席当国家主席,违背他老人家的意愿,又不利于党的事业,是完全错误的。有人坚持设主席,那是另有阴谋,我们要将其戳穿!…” 父亲的忠心,毛泽东是深信不疑的。一次会议上,毛泽东曾问:“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?”父亲应声道:“我就起兵造反!”1973年底毛泽东接见各大军区负责人时,毛泽东望着问:“世友,世友在哪里?”父亲立正报告:“我在这里。”毛泽东招手:“你过来,坐前边来。”父亲从后排坐到前排。毛泽东说:“汉朝有个周勃,是苏北沛县人,他厚重少文。《汉书》上有《周勃传》你们看么!” 父亲不曾读过《周勃传》。会后他叫秘书找来这本书,读过之后暗暗吃惊。 林彪在阴谋败露、仓惶出逃、自我爆炸之后,父亲迅速动手收拾了他在华东的几个死党。现在毛主席又提出防止有人篡党夺权,是说什么人呢?他读过《汉书·周勃传》后,曾朦胧地给我们讲过:“周勃跟随刘邦平定天下,建立了汉朝,后来吕后的私党诸吕要篡汉夺权,周勃等人把诸吕消灭了…” 正是由于此,父亲后来坚定地站到了粉碎“四人帮”的一边。听父亲讲,在党的十大召开时,张春桥曾怪声怪气对他说:“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典礼的纪录片,你的镜头很突出嘛。你是要在华东搞‘以我为核心’吧?” “放你的狗屁!”父亲一拍桌子,粗鲁地骂开了。那时全党只有一个核心,张春桥这顶帽子扣上头可不是闹着玩的。我的厚重少文的父亲叫喊起来:“影片不是我拍的,我他妈看也没看过。我不要‘以我为核心’,你才要‘以我为核心’哩!” 张春桥做一副表情摆摆手,那意思是:算了算了,我犯不着认真跟你吵。 党的十大主席台上,父亲坐江青右边,张春桥坐江青左边。记者分段给主席团拍照,原来把父亲和江青拍在一张照片上。江青审查时叫道:“我不要和许世友在一起,这张不行!”以后就发表了她同张春桥并肩而坐的那一张。事后有人意味深长地对着报纸感慨:“江青是要文不要武哩!” 十大结束不久,便开始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。我的差点戴上“在华东搞以我为核心”帽子的父亲,被调到广州军区工作。 “厚重少文,这是你父亲不曾被打翻在地并踏上一只脚的一个重要原因。”我发表见解。 “他一定是这样认为。”我点头赞同“不过,他对调去广州不会很高兴吧?” “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。”许桑园教训式地指点我,然后说:“当然,也有不习惯之处…” “广州乱,资产阶级东西多。”父亲告诫我们的神情,就像小时候给我们讲狼狐鬼怪的故事一样“你们不许上街乱逛乱买东西,问了就跟我出去打猎!” 打过预防针,父亲才带我们来到广州。广州当时最高级的宾馆叫东方宾馆,他一次没进过。叫他去住他就骂娘。广州的名莱是“龙虎斗”他一次没吃过。请他吃一次他还是骂娘。便再没有人敢献这份殷勤。 父亲的廉洁俭朴在广州是留了好名。父亲曾问:“桑园,你看我脸凶吗?”我说:“不凶。”父亲说:“可是有人说我脸凶。”我说:“那就多笑笑嘛。”父亲把眼一瞪,做个“凶相”说:“笑?嘿嘿,不笑他还想违法乱纪哩,一笑不是更要投其所好吗?共产党的官有时候就得脸凶,凶得他心惊rou跳,老鼠见了猫一样,不敢偷油水,不敢向你买好。” 我理解父亲。在南京时,一位副市长要给父亲送匾,为父亲祝寿。他拿了尺子来客厅量尺寸,碰上父亲一张凶脸,那次真的是骂得粗鲁,凶得吓人,此后再也没人敢提祝寿的事了。 但也有不理解父亲的时候。我结婚时,母亲为我备置了两床丝棉被。父亲烦躁地皱起眉头说:“花那么多钱干什么?搞资产阶级的一套!” 我不平地反驳:“两床被子算什么?还不如你一礼拜的酒钱呢!” 父亲一怔,吮了吮唇。他的工资差不多全买酒了,没什么积蓄。他不再说我的丝棉被,摇了摇头,像是自言自语,又像是说给我听:“我和你妈那时候就两床军被,一样养了你们六个崽儿。你们还谈什么恋爱,叽叽咕咕!我们那时是组织介绍,见面五分钟,互相问问对方情况,愿意不愿意?都愿意,那就结婚。五分钟结婚,痛快干脆,像你们叽叽咕咕玩半天虚呢…” 我也听得目瞪口呆。 我生了两个女儿,很受父亲宠爱。便想借机沾点光:“爸,是不是一个月给我三十元补助?我给你养了两个外孙女嘛。” “你不要想好事。”父亲不悦地瞪我一眼:“算算你们工资,完全养得起。怎么总想搞剥削呢?以后不要跟我说这种话,我不想听!” 父亲身边只剩了援朝一个儿子在家,可也被他赶出了门:“你们都大了,自力更生,自己过日子去吧!” 我们只能在休假时看望父亲。他独自按照自己的习惯生活。他仍然嗜酒,肝区常常作痛,他便系紧腰带。他仍坚持打猎,常常哀叹广州没什么东西好打,只能打到大田鼠。他不屑吃鼠类,打了便送给老百姓。广东人爱吃鼠,得到父亲给的大田鼠,便高兴得过年一般。 父亲的餐桌上,越来越难得出现一盘野味。 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结束后,我去广州看望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