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卷四 (第8/11页)
以州淹关。菠水就在这里注入河水。菠水发源于松果之山,往北流经通谷,人们也把它叫通谷水,往东北注入河水。这就是《 述征记》 里说的渔谷水。也有人说是依水名来取地名的。河水从渔关往东北流,水边有一条长长的堤道,称为黄巷坂。堤道在深涧旁,沿着这条堤道可上渔关去,所谓上溯黄巷渡水往渔关,就指这条堤道。往北出了东蜻,通称函谷关。深岸高入天际,空谷深邃幽远,润边的出路狭得放不下两辆车,号称天险。所以《 西京赋》 说:四处绝壁坚不可摧,地势险要易守难攻,正如人们所说,秦有以二当百的优势,因而并吞了诸侯。所以王元游说魄嚣:只要用一颗泥丸,在东端封住函谷关,纵使做不成皇帝,起码也足以称霸一方了。郭缘生《 述征记》 说:汉朝末年天下大乱,魏武帝征讨韩遂、马超,在这里会战。现在西边河岸上还有个曹公垒;路东平原_L ,据说是李典营地。义熙十三年(417 ) ,朝廷军队曾占领了这个营垒。《 西征记》 说: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,进隘道走了六里,有一座旧城堡,周长百余步,北濒大河,南对高山,这是姚氏为防守峡谷而设的关。宋武帝入长安,檀道济、王镇恶或依山扎营,或平地筑垒,大大小小共有七座营盘,靠着大河天险据守。姚氏也占据着山地丘陵,遗迹今天还在。函谷关正北,隔河有一座层叠的山岭,巍然独自高耸,屹立在河水北岸,世人称为风陵,也就是戴延之所谓风琏。南岸河滨的姚氏营地,与晋军隔岸对峙。河水又往东北流,有玉涧水注入。玉涧水源出南方的玉溪,往北流经皇天原以西。《 开山图》 说:撞关东端,_匕面平坦宽广,方圆约一里余,三面峻峭如壁,高约一千切,汉时曾在上面祭天,称为皇天原。上面有汉武帝思子台。又往北流经阅乡城西边。《 郡国志》 说:弘农湖县有间乡,世人称此水为阅乡水。闻乡城就是魏尚书仆射I4J 乡侯河东卫伯儒的封邑。涧水北流注入河水。河水又往东流经IQJ 乡城北边,往东流与全鸿涧水汇合。涧水发源于南山,往北流过皇天原东边。《 述征记》 说:全节是个地名。全节西边地名桃原,是古时的桃林,周武王攻下殷商时,曾在这里放牛。《 西征赋》 说:都以桃原之名来验证。《 晋太康地记》 说:桃林在阅乡南谷之中。涧水义北流注入河水。又往东流过河北县南边, 河北县与湖县以河水为分界。萝水发源于襄山寥谷,往西南注入河水。河水又东流,永乐涧水注入。涧水发源于薄山,往南流经河北县旧城西边,这里是旧时的魏国。晋献公灭魏,把这地方封给毕万。卜僵说:魏这名字气派很大,毕万的后代大概会很昌盛的吧。后来设立为县,因为地理位置在河水以北,所以叫河北县。现在城的西、南两面,离大河都有二十余里,北面离首山十来里,地处河山之间,地万狭窄,所以《 魏风》 有《 十亩》 这首诗。城内有龙泉,南流出城,又往南,水就枯竭断流了、永乐溪水又往南流,注入河水。我按《 中山经》 ,这就是渠猪之水。太史公《 封禅书》 说:华山以西有七座大山,薄山就是其中之一。薄山就是襄山。徐广说:蒲坂县有襄山。《 山海经》 说:蒲山开头第一座叫甘枣之山,共水就发源在那里,西流注入河水;东边是渠猪之山,渠猪之水就发源在那里,南流注入河水。如果依《 封禅书》 的说法,这两条水是不会往西南注入河水的。现在考察萝水的流向,是与共水相靠近的。永乐溪水从源头流出,注入河水,又与渠猪水流向相一致。蒲山是个总名,与襄山也没有什么不同。所以扬雄《 河东赋》 说:河神受了惊动,手推华山,脚蹬襄山。《 注》 说:襄山在渔关以北十余里。照此推断起来,可知襄山在蒲坂,溪水就是渠猪之水了。河水从河北城南边往东流经苗城。两城中间有段干木墓。段干木是晋国的贤人,魏文侯经过他门前时,总要向他的小屋致敬,真所谓德行千秋万代受人尊敬,令名百世流芳了。汲家《 竹书纪年》 说:晋武公元年,主掌一军。苗人入侵京师,苟人、董伯都反叛了。不但大荔从前是茵族的国家,这里也有苗人的。《 纪年》 又说:晋武公七年,丙伯万的母亲丙姜放逐了他,他就出奔到魏国。八年,周和拢的军队包围了魏国,俘虏苗伯万向东而去。九年,戎人在郊外迎接苗伯万。此城或许也是苗伯原来的领地。河水在右边汇合了架润水。架涧水发源于湖县的夸父山,往北流经汉武帝思zigong、归来望思台东边,又北流注入河水。河水又往东流经湖县老城北边,从前范叔入关,就在这里遇见攘侯。湖水发源于桃林塞的夸父山,方圆三百切。周武王伐封,天下平定后,就去巡游名山大川,在华山南麓放马归山,在桃林放牛于野,说的就是这地方。林中野马很多,造父曾在这里得到弊骆、绿耳、盗骊等良马,献给周穆王,穆王叫他驾车去见西王母。湖水又往北流经湖县东边,然后北流注入河水。《 魏土地记》 说:弘农湖县有轩辕黄帝升天成仙的地方。黄帝开采了首山的铜,在荆山一1 " ’铸鼎,有一条龙把长须(胡)搁在鼎上,黄帝骑上龙背,跟着他爬上去的有七十人,全都飞升上天了。所以把这地方称为鼎胡。荆山在冯诩,首山在蒲坂,与湖县相接。《 晋书- 地道记》 、《 太康记》 都称为胡县。汉武帝把胡字改为湖字。按民间传说,黄帝是从这里骑龙升天的。《 地理志》 说:京兆湖县有周天子的祠庙两座,所以叫胡,却没有提及黄帝登龙背的事。《 山海经》 说:西边九十里有一座山,叫夸父之山,山上树木大部分是棕、楠之类,箭竹也很多。山南多玉,山北多铁,北边有一片树林,名叫桃林,林中多马,湖水就发源在那里,北流注入河水。所以《 三秦记》 说:桃林塞在长安以东四百里。如果有兵马经过,纪律好的就在华山牧马,在林下休息;破坏捣乱的就决堤放水,引起河流泛滥,人马都不能通行。河水又东流,与柏谷水汇合。柏谷水发源于弘农县南的石堤山。山下有石堤祠,碑文上刻道:魏甘露四年(25 的,散骑常侍、征南将军、豫州刺史兼弘农太守、南平公修建。水往北流经亭下。晋国公子重耳流亡,到柏谷时,想卜一下看看,究竟是去齐国还是楚国。狐堰说:不如去翟为好。汉武帝曾微服出行,到了此亭,厚赠亭长的妻子。所以潘岳《 西征赋》 说:亭长在柏谷对客人据傲无理,他妻子见客人相貌不凡献食款待,就指此亭。谷水又北流,注入河水。河水又东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